找到相关内容314篇,用时3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圣如:僧青年的时代使命

    忘我奉献,舍身求法,才有佛法的灯灯相续,慧命不断。想想东晋求法高僧法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为佛法真理,在65岁高龄依然决定西行求法。他以坚忍不拔之毅力,赤心热忱之信念。置生死于度外,投身于不返...风口浪尖上,我们的肩上担负着中国佛教的前途命运。我们的使命是什么呢?时代又赋予我们什么呢?我想第一是弘扬佛法,第二是弘扬佛法,第三还是弘扬佛法。我们没有第二个任务,荷担如来家业,传播佛陀的无上智慧和无尽慈悲...

    圣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50258825.html
  • 印心宗心中心法二祖仁知阿阇黎略传

    一带考察。幼时即铭记玄奘不畏险苦赴天竺取经精神,今亲访佛土因缘殊胜,遂一一朝拜释迦佛祖修行圣地,谒高僧,佛法,并拜师学习梵文,立志为弘扬正法,利益众生实学苦修。访印期间,长女出世,为纪念此行,遂取名“佛宝”。  回国后上师供职北洋政府交通部,初修净土,皈依霞光和尚,布施济贫,广结善缘。其时学佛,正如上师自述:“虽痛切学佛,皇皇若恐不及:虽未能发明心地,然已知不可限于一宗矣。”此后多方请教,广...

    明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80959039.html
  • 对今日佛教的一些想法

    为了节约时间和精力,尽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对人说法、普渡众生上。  我国第一座寺院是洛阳白马寺。为什么要造白马寺?据书上说,东汉明帝在公元64年,派了18名使者去印度佛法,3年年,他们带着两位...困难,主要是古代人翻译佛经时,有许多专有名词采用了音译,再加上近两千年来音调改变,所以读起来就不懂了。今天弘扬佛法,一个非常迫切工作,就是将《大藏经》翻译成通俗易懂的文字,越通俗易懂越好。不铲平这层文字...

    释永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400362743.html
  • 岭南宗教概述

    六朝时期,就有不少来自外国的僧人进入岭南后,又转而北上建康等地传教,其中见诸文字记载、较为著名的就有昙摩耶舍、那罗跋陀、达摩、真谛等;至唐代;又有南天竺国密宗僧金刚智携徒不空由海路经广州北上洛阳传播密宗。这些外国僧人多受到当朝统治者的礼遇,从而扩大了佛教的传播和影响。与此同时,有不少中国僧人经由岭南取道海路西行取经佛法。据唐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载,东印度有一寺名支那寺(据义净注,支那为...

    省文化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53863044.html
  • 学识修为、以戒为师与构建和谐社会

    。东汉永平10年汉明帝派遣中郎将蔡忄音、博士秦景、王遵等18人前往西域佛法于大月氏遇迦叶摩腾、竺法兰携佛经东往,便用白马将经驮回洛阳,明帝赐建精舍令摩腾二人居住,寺号白马,摩腾、竺法竺於白马寺译出...律,鉴真东渡,乃为弘律,弘一闭关,专修律宗。戒、定、慧三学是佛法的总纲,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护戒,三位一体,循环往复。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戒以清净为性,能远离过患。一个人...

    释耀正

    |学识修为、以戒为师与构建和谐社会|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60773843.html
  • 洛阳踏寻中国历史的脚印

    ,从西而来,飞绕殿庭。于是,派十八人出使西域,拜佛法,在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天竺 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得见佛经佛像。永平十年,汉使梵僧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洛,翌年建寺,遂以白马为名。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1245679054.html
  • 宗密是禅教一致的弘法先躯

    豪盛, 父母早丧。宗密在青少年时期熟读儒书, 但总觉得这类书籍不能解决人生根本问题, 转而志佛法。  大约唐贞元二十年(804) , 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宗密在遂州大云寺遇到正从西川游化到此的道圆...里有个叫泰恭的年轻法师, 被密宗的讲法所感动, 竟然砍断自己的一臂, 以庆幸听到这么高深的佛法。  不料这件事引起了官方的追查, 逼得宗密在情急之下, 只得报告当时的东京留守郑余庆说自己是澄观的门下。...

    徐湘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350080559.html
  • 生死之间 悠然自得——禅宗如何看待生死问题

    鲜明而突出地表现出“重人”的思想。百丈怀海的法嗣大安禅师就曾指出,每个人自身就是“无价大宝”。马祖道一在弘法中也特别注意启发学人去发现和认识“自家宝藏”。大珠慧海初参马祖,为佛法,马祖曰:“我这里一物也无,甚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么!”大珠不解其意,问:“阿那个是慧海宝藏?”马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五灯会元》)可见,在马祖那里,现实...

    刘剑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353480618.html
  • 贪美色者转生为飞蛾 五根识贪执外境的过失

    众生,完全不耽著是不可能的,在没有得圣者果位之前,不吃饭、不睡觉,一切对境都抛弃,这有一定的困难,但最起码在修行时、听课时,不要边贪执五欲六尘边佛法,只有全心全意地投入,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这种感觉十分惬意。可是你的心若真被佛法所吸引,怎么会需要这些世间音乐呢?每个众生的意乐确实不同,但闻法、修法的时候,我们的心必须要专注,没有必要贪著其他声音。   三、鼻识贪执芳香:   鼻子耽著...

    索达吉堪布讲

    |我执|五根|贪执|轮回|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8/09385289812.html
  • 禅宗六祖事迹

    何为?”  惠能答:“岭南新州百姓惠能,到此来佛法。”  五祖面向徒众,说:“岭南是边鄙之地,新州更与未开化之人杂处,这样的人竟然也想成佛?”  惠能从容作答:“人有南人北人之别,但佛性无分南北,未...”于是随行,恰见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别驾张日用在祖堂走廊,即张别驾朗诵。惠能听得真切,说:“在下亦有一偈,望别驾代书。”  张别驾不无嘲弄地说:“汝亦作偈?真是世间少有!”  惠能说:“欲求深悟佛法...

    余庆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2060006.html